這是最後一個「涼爽的夏天」嗎?極端高溫將日常化,怎麼透過都市規劃強化高溫韌性?

英國攝氏 40.3 度的歷史高溫、德法同破 40 度、葡萄牙野火肆掠、美國 28 個州發出極端熱浪警報,依據 Carbon Brief  副主編艾文斯博士統計,在 7 月 17 日至 20 日間,全球有百家以上的報紙均以熱浪為頭版,顯示在高溫就如同 COVID-19 一般,均屬於全球共通挑戰。

文 / 趙家緯

在 7 月 17 日至 20 日間,全球有百家以上的報紙均以熱浪為頭版(每日鏡報)。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 7 月 17 日至 20 日間,全球有百家以上的報紙均以熱浪為頭版(衛報)。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不似歐洲等國因冷氣普及率低,因此對於熱浪來襲甚感憂慮。臺灣雖在這兩週同樣經歷破 40 度的高溫,但似乎已將熱浪視為常態,衛福部以貼文提醒慢性病患、過重者、戶外工作者須加緊防護熱傷害,而文化部則是鼓勵大眾前去美術館、博物館達到酷涼共享的效果,經濟部則是強調面對高溫供電仍堪穩定。若梳理國際對於這波熱浪的討論,則見其重視「氣候變遷驅動」、「熱浪致死」與「高溫不平等」等議題,而臺灣卻缺乏相關討論。

全球暖化的後果不容小覷

此波熱浪,不是另一個晴朗的夏日,而是長期全球暖化所致。如世界氣象歸因研究計畫(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近期研究便指出今年三月發生於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熱浪,便是因為氣候變遷之故,導致此規模的熱浪發生機率提升了 30 倍。IPCC 評估指出,增溫 2°C 時,50 年重現期的熱浪發生頻率會增為 14 倍。意即原本 50 年發生一次極端熱浪,在增溫 2°C 時會變成每 3.6 年就發生一次且還要更熱 2.7°C。

再者是熱死人已不再僅是形容詞,而是名詞。此波熱浪中,葡萄牙與西班牙死亡人超過兩千人。而依據災害流行病學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 CRED)的分析,在 2000~2019 年之間,因極端溫度變異事件導致死亡的全球人數則已達 16 萬 5 千人以上,比洪水致死的人還高。而 2003 年的歐洲熱浪與 2010 年的俄羅斯熱浪事件,更是這期間內死亡數量前十高的災害事件。且若考量未來的增溫趨勢,依據美國氣候衝擊研究室的模擬,在最極端增溫情境下,在世紀末時全球因極端溫度事件的死亡率將達到每十萬人中有 85 人,這對公共衛生衝擊程度則與各類傳染病總和達到同一等級。

第三點則漠視熱傷害將會加劇社會不平等。歐洲工會研究所研究強調熱浪對於藍領勞工的衝擊,遠高於白領階級,強調雇主應負起熱傷害防護職責。加拿大學者 Alizadeh 等人今年一月發表的研究,則指出收入較低的國家在過往十年間的年均熱浪暴露量較最富有的國家多了四成。在未來中度增溫情境下,則其熱浪天數將更增加 23 日,增幅遠高於富有國家。前述美國氣候衝擊研究室的模擬,也顯示在平均所得較低的國家因極端溫度事件的死亡率將達到每十萬人中有 106 人,遠高於全球平均。

面對高溫不平等

熱浪會產生實質健康傷害,而所得較低者承受的傷害更高,因此各城市的高溫因應策略中,均納入了改善高溫不平等此要素。

紐約市則是自 2017 年啟動了「酷涼鄰里計畫」(Cool Neighorhood),由市政府的復原與韌性辦公室(Mayor’s Office of Recovery & Resiliency)統合,並與紐約公園處、健保局、小型企業服務、緊急管理和私部門合作,確保紐約的居民能有更好的資訊與工具保護自己、保護鄰居免於極端炎夏的威脅。如在此波熱浪發生之際,其就結合社區活動中心、圖書館、學校等地,開設「酷涼中心」(Cooling Center),提供一般大眾,特別是家中未裝設冷氣者,躲避極端熱浪之用。其建立了熱脆弱度指數,綜合溫度、空調持有量、綠地面積、所得水準等,辨識出熱脆弱度最高的社區。紐約市政府分析各社區的熱脆弱指數,更直指非裔人士與低收入戶均處於脆弱度較高之區域,強調其與結構性不平等的關聯性。爾後針對脆弱度較高的區域,在公私建築上導入「酷涼屋頂」(Cool Roofs)藉由屋頂塗裝隔漆,降低熱島效應,此外亦同時種植行道樹與擴增綠地面積,進而降低其脆弱度。

紐約市依據熱脆弱度指數研擬高溫因應對策。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以德國為例,其國家氣象局啟動了一項新的全國性極端熱預警計劃。 該資料服務提前五天提供警告,旨在幫助公共衛生和護理機構更好地為弱勢群體應對高溫做好準備。柏林市則為無家者啟動一項「熱援助」計劃,提供淋浴、食物、飲料、防曬乳等,防止炎熱和高紫外線輻射。該市的社工工會代表表示,高溫正在成為無家者的主要風險,當氣溫達到 35°C 時,緊急援助需求明顯激增。該專案將在舍訥貝格區推出可容納 30 人的先導專案,並將持續到 9 月底,之後該市將制定一項計劃,以覆蓋約6500名無家可歸者。

臺灣如何擺脫熱死人的宿命

這波高溫對臺灣的影響,亦非僅有大汗淋漓而已。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今年度截至七月為止,熱傷害人數已破千人,而若看七月份的數據,截至 7 月 24 日,更已達 556 人,為去年七月的 2 倍。勞動部職安署強調針對避免勞工受到熱傷害,其訂有「高氣溫戶外作業勞工熱危害預防指引」、「高溫作業勞工休息直接標準」等,並將此列為夏日勞檢的重點。但若檢視臺灣對於此波熱浪的討論,仍較少從氣候變遷調適以及其加劇社會不平等的角度分析。

在氣候變遷方面,依據中研院李庭慧與許晃雄所發表的〈台灣熱浪特性分析與變遷推估〉一文,指出在極端增溫情境下,臺灣 2040 年後熱浪強度會劇烈增強,在世紀末時會較世紀初增加攝氏 3 度以上,因此臺灣極有可能整個夏季都超過熱浪標準。然而在目前各部會共同執行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中,面對極端高溫事件頻率不斷增加,其提出的行動方案為製作「樂活氣象 APP-健康氣象服務」、國健署網站設置「熱傷害衛教推廣專區」、勞動部加強熱危害預防監督檢查計畫等。顯見將此面對的熱死人的極端高溫事件,卻僅將調適責任個人化。

而在地方政府上,曾在國際研究中,被列亞太城市增溫幅度第二高的台北市,其強調在面對高溫之時,其會啟動高溫因應措施,包括道路灑水降溫、綠地澆灌、高溫勞檢等,亦有針對獨居長者及街友的關懷服務。此外亦強調其所推動的田園城市計畫,以都市閒置屋頂與角落空間,種植可食性植物,所帶來降低熱島效應的功效。然而依據銘傳大學石婉瑜副教授最新發表於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的論文,針對大台北都會區的研究顯示,綠地面積每增加 15%,地表可降溫 0.55 度。但對非原住民的市民分析的結果顯示,所得較高居住範圍中的綠地面積比例比所得較低者高出 4%。顯現雙北若要完善其高溫因應對策,則須仿效紐約市的做法,正視高溫不平等此現象,方能對症下藥。

面對此波高溫,在氣候變遷討論圈中流傳甚廣的迷因圖為「這是你最涼爽的一個夏天。」若要讓熱死人能盡可能地停留在形容詞,則我們應掌握「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新一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的研擬」與「地方選舉」此三大機會之窗,要求中央各級政府不因再將面對熱浪的職責個人化,而是需藉由都市規劃與社會福利政策的介入,採用轉型調適作為,方能全面提升臺灣面對高溫的韌性。

高溫迷因圖。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作者小百科

趙家緯,作者歷經環保團體、官方智庫及學研單位等多重視角的能源轉型工作者。相信政策評估的價值,懷疑量化模型的慣性 ; 相信多方協作的效用,懷疑管制俘虜的自主 ; 相信公民審議的解放,懷疑資訊基建的近用。現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以建立臺灣永續轉型公民智庫為職志。

推薦閱讀

台灣如何面對夏季越來越熱?巴黎重新設計空間,成為抗高溫的彈性城市

世界上最宜居城市怎麼迎戰溽暑!維也納用「酷船」幫助市民戰勝酷熱,App 指引避暑去處

【貼心且細節控的德國人】德國學校接收烏克蘭孩子,老師小心翼翼不讓同學知道他們的貧窮背景

(本文經 思想坦克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正視熱浪的警訊:面對「氣候變遷驅動」與「高溫不平等」〉,首圖來源:istockphoto)

The post 這是最後一個「涼爽的夏天」嗎?極端高溫將日常化,怎麼透過都市規劃強化高溫韌性? appeared first on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