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雨更加頻繁,城市如何應變?澳洲洪災後,從荷蘭和新加坡經驗找到重新設計家園方法

韓國 8 日晚間下起「近 80 年來最大暴雨」,首爾首都圈及其周邊地區都創下破紀錄雨量,多地傳出淹水、泛濫和停電災情,截至 11 日上午已有 11 人死亡,多人受傷和失聯,還有逾 5200 人被迫逃離家園。昨(10 日),台灣南部也下起豪雨,台南、高雄市曾發生 14 處道路積淹水。

隨著氣候變遷問題加劇,集中在短時間內的強降雨會變得更頻繁嗎?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們又該如何避免毀滅性洪災的發生呢?

澳洲已經從荷蘭和新加坡的經驗中,找到答案了!

新加坡已將河岸沿線綠化,以幫助吸收雨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 Mike Enerio)

澳洲重新設計家園

澳洲東岸今年 3 月也歷經了一場大洪災,昆士蘭州(Queensland)及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沿海區因連續多日強降雨引發洪災,多處城鎮累積雨量約達 1000 毫米,已逼近平均年雨量,導致多條河川溢堤,累計有 17 人罹難,2,145 棟房屋損毀。

在洪災後,澳洲開始重新審視應對洪災的方法。

現任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水研究中心的兼職教授沙利文博士(Caroline Sullivan)在新南威爾斯州利斯莫爾(Lismore)的南十字星大學領導了一個洪水研究中心,並在市中心的山上有一間房子。3 月發生的洪水沒有波及到沙利文博士的住宅,但她仍感受到了洪水造成的痛苦。

「我有很多朋友失去了所有一切,這簡直令人心碎。」她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採訪時說道。過去美麗的家園變得殘破不堪,更糟的是,不知道洪災是否會再次發生,居民們也面臨了是該留下還是搬離的痛苦抉擇。

如果想要留下,就要讓家園變得宜居。沙利文博士說,整個社區需要參與「重新設計」該鎮,好讓整個地區有長期抵禦此類災難的能力。

而重新設計的一部分包括重新安置那些生活在最危險地區的人,以及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這是荷蘭等國家率先採用的方法,核心在於讓大自然「回歸」自然

荷蘭率先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為河流騰出空間

荷蘭是一個洪澇和風暴潮災害頻發的國家,並且在氣候變遷衝擊下,屬於脆弱度最高的地區,因而公私部門對相關調適策略的研擬與推動,也高度重視。

在 1993 年和 1995 年的兩次洪災過後,荷蘭制定了「為河流騰出空間」計畫Room for the River programme,作為計畫的一部分,這個低窪國家買回了許多在易遭水災地區的農場,以保留洪水氾濫區並按原樣保護它們。

「荷蘭人沒有試圖控制河流進入河道,並讓它按照我們說的去做;而是說,我們知道河流是動態的,因此我們必須為它們留出流動的空間。」

新加坡綠化河岸

另一個採用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國家是經常下雨的熱帶島國新加坡。身為城市國家的新加坡經濟繁榮,高樓林立。然而,混凝土和瀝青等不透水的表面會導致雨水流失並積聚在低窪地區,城市地區也因此特別容易發生洪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城市永續發展專家哈梅爾Perrine Hamel說:「新加坡過去用非常多的混凝土排水溝來減少洪水,但這很醜陋,而且沒有任何生態或社會效益。」

在十多年前,新加坡啟動了一項水資源管理計劃,才開始透過綠化河岸並用美麗的生物多樣性公園環繞城市的河流,以讓它回歸自然

恢復河流和濕地生態系統,增加更多植被,保持集水區的森林覆蓋,都有助於減少洪水的影響。而這些都是受自然過程和功能啟發的干預措施。此外,河流周圍的公園不僅作為儲存雨水的區域,還是人們在好天氣時的休閒場所。

新加坡其他基於自然的防洪措施包括使用窪地——斜坡上的植被排水溝,可以減緩徑流,降低其破壞潛力;和最低窪地區的濕地,這有助於保護城市免受沿海洪水的侵襲。

窪地(圖片來源: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NRCS) –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用「綠色」補充「灰色」

哈梅爾博士說,水壩和防洪堤等傳統工程解決方案(或稱為「灰色基礎設施」)仍然很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

「這種解決方案會產生龐大的碳足跡,且有失敗的可能性。」她補充說,灰色基礎設施也可能將問題轉移到下游。「如果你盡可能快地把水排掉,這些水仍然會流到某個地方,它可能導致下游洪水氾濫。」

而且,近年來,由於水壩所引發的生態環境和社會成本等問題,建設水壩的做法受到愈來愈多質疑,而中國在湄公河(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這樣的跨境河流上興建大壩的計劃更是引發很大的爭議。

塔斯馬尼亞大學教授伯恩博士(Jason Byrne)表示澳洲要趕上新加坡等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們正在整個城市國家部署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他們比我們早了很多年。」伯恩教授說,一些減少徑流的「綠色基礎設施」技術,比如綠色屋頂,已經在墨爾本等城市進行了試驗計畫,還有其他方式包括鋪設吸水路面,以及種行道樹,好為城市降溫。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感覺有點無形,因為它有很多小細節,而不是像水壩這樣每個人都可以關注的單一東西。」沙利文博士說,澳洲仍在尋找讓社區共同努力以造福整個流域的最佳方式。

與此同時,她也意識到人們對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持懷疑態度,但我們必須將它添加到防災計畫中,以建立一個更具韌性的家園。

推薦閱讀

只有 11 坪大的小屋到底有什麼魅力?竟然讓 86 %的人自動變得更環保

能想像台北車站下方有個5千輛自行車的停車場嗎?荷蘭鹿特丹怎麼從汽車城市改造成行人與單車族的天堂

天氣好熱怎麼辦?荷蘭在公車候車亭上種多肉植物,蓋「垂直森林」替城市降溫

參考資料

abc.net.au、eea.europa.eu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Queensland Fire and Emergency Services/Handout via AP)

The post 豪雨更加頻繁,城市如何應變?澳洲洪災後,從荷蘭和新加坡經驗找到重新設計家園方法 appeared first on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