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安顾问称拜登保台说并非宣示政策改变,台驻美代表及专家:总统说出心里话

华盛顿 — 

在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星期日(9月18日)对美国将出兵保卫台湾做出清楚表态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说,拜登的说法只是在回答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并不是在宣示美国政策的改变。不过,台湾驻美代表和一位曾任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主管的专家都指出,这似乎是美国总统说出的心里话。

美国总统拜登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电视节目“60分钟”的专访中明确表示,美国男女军人将在台湾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时保卫台湾。他还说,“我们同意很久以前就同意的,就是(美国)有‘一个中国’政策,台湾对他们的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并不是迈向–我们不是鼓励他们独立。我们不是–那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与前几次拜登做出类似表态一样,白宫发言人立即澄清美国对台政策并没有改变。然而,拜登的最新说法几天来持续引起议论。人们纷纷讨论拜登是否在改变美国长期以来对台海战略模糊政策,有一些分析人甚至士认为,拜登第四次做出如此明确保卫台湾的公开表态“极其危险”。

康奈尔大学政府学院副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在专访播出同日即推文说,即使不是美国政策的改变,但拜登的说法还是非常危险,因为“不支持台湾独立”是美国长期政策,“但这个新组合(一个派兵的保证加上独立是台湾的决定)暗示了一个无条件的承诺,此一承诺将加深对美国是在发给台湾一张随意填写的空白支票的看法。”

美国国安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星期二(9月20日)在白宫一个关于拜登出席联合国大会相关议题的简报会上被问到”拜登这番最新说法是否意味着“美国对台湾长期政策的改变”?

沙利文答复说,“正如总统在‘60分钟’专访中所说,我们持续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我们持续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我们持续支持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

他说,拜登在每一个提到台湾的场合都重申那些基本承诺,包括在这个采访中他也“特别、有力、及毫不含糊”的强调并重申“一个中国”政策。

沙利文还表示,拜登在这个专访中被问到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他5月在东京也被问到一个非常相似的问题,他也给了一个与在“60分钟”采访中相似的答复。沙利文说,当时有人问拜登,“你是否才宣布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改变?”拜登的答复是“不,我没有。我只是答复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我没有宣布政策改变。”

“当美国总统想要宣布一个政策改变时,他会这么做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沙利文说。

他说,拜登总统是一个“直爽和直截了当”的人。沙利文说,拜登一直都很清楚地表明,他并没有改变美国对台湾的政策。他支持美国长期以来对台湾的政策,那个政策历经民主党与共和党政府,也协助维持数十年来台海的和平稳定。

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萧美琴星期一(9月19日)针对拜登关于美军将出兵保卫台湾的表态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说,这是拜登总统在说出心里的话。

“我们听到拜登总统的心里话,我相信我们台美双方会持续在《台湾关系法》、‘六项保证’基础上有更紧密的合作,来促使跟维持整个区域的和平跟稳定,来共同维护现状。”

曾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政府担任美国国防部负责印太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的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也认为,拜登很可能在说心里话,因为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做出类似表态。

initInfographics(
{
groups:[],
params:[{“Name”:”embed_html”,”Value”:”u0026lt;blockquote class=”twitter-tweet”u0026gt;u0026lt;p dir=”ltr” lang=”zh”u0026gt;“在说了第四次后,很难说他不是真心这么想的,”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薛瑞福(Randy Schriver) 对拜登总统最近再次表示美军将协防台湾的说法做出回应。 关于美国对台政策是否应保持模糊或走向清晰,薛瑞福认为,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u0026lt;a href=”https://t.co/XPYfsOre2P”u0026gt;pic.twitter.com/XPYfsOre2Pu0026lt;/au0026gt;u0026lt;/pu0026gt;—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u0026lt;a href=”https://twitter.com/VOAChinese/status/1572420823159283712?ref_src=twsrc%5Etfw”u0026gt;September 21, 2022u0026lt;/au0026gt;u0026lt;/blockquoteu0026gt;||data-pangea-embed::”true””,”DefaultValue”:””,”HtmlEncode”:false,”Type”:”HTML”}],
isMobile:true
});

(function (d) {
var userInput = Infographics.Param[“embed_html”],
thisSnippet = (d.getElementsByClassName ? d.getElementsByClassName(“twitterSnippet”) : d.querySelectorAll(“.twitterSnippet”))[0],
render = function () {
var madeDiv, bquote, sId = “twitterAPIForSnippet”;
try {
made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madeDiv.innerHTML = userInput;
} catch (e) {
thisSnippet.innerHTML = “Twitter Embed Code is invalid or incomplete.”;
return;
}
bquote = madeDiv.childNodes[0];
if (bquote.tagName.toLowerCase() === “blockquote” && bquote.className.indexOf(“twitter”) !== -1) { //remove everything except paragraphs and links
var all = bquote.getElementsByTagName(“*”);
for (var i = all.length – 1; i >= 0; i–) {
var elm = all[i];
var tag = elm.tagName.toLowerCase();
if (tag !== “a” && tag !== “p”)
all[i].parentNode.removeChild(all[i]);
}
} else {
thisSnippet.innerHTML = “Twitter Embed Code does not contain proper Twitter blockquote.”;
return;
}
if (!d.getElementById(sId)) { //async request Twitter API
var js, firstJs = d.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js = d.createElement(“script”);
js.id = sId;
js.src = “//platform.twitter.com/widgets.js”;
firstJs.parentNode.insertBefore(js, firstJs);
}
thisSnippet.parentNode.style.width = “100%”;
thisSnippet.appendChild(bquote);
if (window.twttr && window.twttr.widgets) {
window.twttr.widgets.load();
window.twttr.events.bind(“rendered”, function (e) {
//fix twitter bug rendering multiple embeds per tweet. Can be deleted after Twitter fix the issue
if (e.target) {
var par = e.target.parentElement;
if (par && par.className === “twitterSnippetProcessed” &&
e.target.previousSibling && e.target.previousSibling.nodeName.toLowerCase() === “iframe”) {
//this is duplicate embed, delete it
par.removeChild(e.target);
}
}
});
}
};
thisSnippet.className = “twitterSnippetProcessed”;
if (d.readyState === “uninitialized” || d.readyState === “loading”)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render);
else //liveblog, ajax
render();
})(document);

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