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對稱」成為台美防衛討論的關鍵字。尤其是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後,這場 21 世紀直接牽涉主要軍事強權進行的新式戰爭,不僅帶給台灣許多啟示,對中國也相當具啟發性。美中台三方皆開始調整「不對稱」戰爭思維,而在美中持續角力下,台灣的下一步又該如何走?
文 / 賴怡忠
近幾年在台灣防衛策略的台美討論上,「不對稱」成為核心字彙。台灣的武獲需求,與美國對台的軍售項目,都會追問是合乎不對稱要求。有關台灣防衛策略與台美的討論,也必須認為要能朝向強化不對稱防衛能力。
與過去比較不同的是,現在對於不對稱防衛的期待不僅來自行政部門,包括在美國國會形形色色的挺台法案中,例如包括外國軍事金援(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FMF)的項目,也出現援助會以建構不對稱能力為判準,意即台灣的軍購項目如果是符合不對稱武器,則該法案會自台灣提出的金額上再添加美方的金援,但如果不是符合不對稱需求,則這樣金援就不存在了。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不對稱防衛」成新重點與美認定中國犯台時機趨近有關
「不對稱防衛」能力的建議,最早可以看到的是在 2009 年「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由時任國防部助理部長葛瑞森將軍(Chip Gregson)提出,建議基於兩岸巨大的資源差距,台灣應利用本身在質的優勢,以創新與不對稱方式來面對這個問題。
畢竟台灣無法與中國比拚飛機、軍艦與大砲的數量與噸位。之後在當年底美國海軍學院教授 William Murray 提出一份台灣的「毒蠍防衛策略」(porcupine strategy)之建議,認為台灣不應該再購買軍艦與飛機,而應改以強化島嶼防衛能量的存活率為主。當時這份「莫瑞報告」被馬政府奉為圭臬,意圖在軍中推動,但為當時的軍方強力反對,認為這無異於放棄台灣的海空防。
之後由於在馬政府時代沒有什麼新型對美軍購提出,多是消化扁政府時代的軍購項目,馬英九還認為加強兩岸對話與經濟互賴,是台灣對中國防衛的最好策略,軍事手段不僅耗錢也易增加兩岸緊張,美國歐巴馬政府看到馬政府的這個態度,也順勢惦惦不講話。特別從 2013─2016 在歐巴馬政府的第二任期時,美國只有一次對台軍售,在這種狀況下,根本就不會關心台灣國防策略是否是不對稱的問題。
2016 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延續民進黨政府重視國防的傳統,對於台灣防衛提出重層嚇阻的看法,也開始提出需要達成重層嚇阻能力的武器清單,這也導致台美之間針對台灣的「不對稱防衛」策略爭論再出現。只是當時對於武器的需求,其批判還是沿著該武器是否是「防衛性」還是「攻擊性」的區別在走。
在川普政府上台後,這個爭論並未因此消音,反而越趨激烈,美國開始把建構「不對稱防衛」視為重中之重。包括當時國防部戰略與軍備副助理部長柯比(Elbridge Colby)強力主張台灣須走不對稱,美國也建議台灣研讀 Michael Hunzeker的「A Question of Time: Enhancing Taiwan’s Conventional Deterrence Posture」之台海防衛著作。
也是在美國的強力建議下,當時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修改了之前提出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策略後,台美間針對防衛戰略的辯論才稍微止歇。
在 2021 台灣提出新國防白皮書後,由於內中沒有隻字提到「整合防衛構想,ODC」,開始引發美方懷疑是否台灣無意持續不對稱防衛策略,加上李喜明從參謀總長退下後,並未見高升(例如國防部長)或是新職安排,也加深美方部分人士的疑慮。雖然台灣極力解釋不對稱防衛依舊是台灣國防戰略的主軸,但美方開始積極關注台灣軍購清單與不對稱防衛的關係。
約與此同時,在一場參院聽證會上,時任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上將(Phil Davidson)在回答阿拉斯加參議員丹蘇利文(Dan Sullivan)的問題時,說出認為中國可能會在 2027 之前進攻台灣,之後準備接任印太司令的阿奎里諾將軍(John Acquilino)更說中國攻台時間可能會提前。
瞬時台海戰爭議題出現了時間表,也讓美國戰略社區對台海和戰的討論不再是個學術問題,而是個與政策相關,牽涉資源配置與時序過程等要即時面對的問題了。當資源配置需要被考慮後,美方對於台灣的不對稱防衛戰略之進度,就採取了更緊迫盯人的態度。
在今年二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方更以烏克蘭在第一階段成功抗俄經驗,對台灣強調不對稱防衛策略是有用的。但之後美方支援烏克蘭軍火導致其軍事庫存出現緊張後,美方更強調台灣應該專注於不對稱防衛能力的建構,且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暗示中國犯台的可能性會大增,加上原本已經有的侵台時間問題,美國更強調台灣應盡快建立不對稱防衛,華府並將不對稱防衛能力的建立,作為美國是否同意對台軍售的判準,對於其認定不符合不對稱防衛的軍購清單,美國就會表明無意販賣。今年初的新式 MH-60R「海鷹式反潛直升機」,與 E-2D 早期警報機等,就因為其是「載台」而被美方「婉拒」售台。
近來美國對不對稱防衛討論,著重於反登陸作戰
2009 年當時任美國防部助理部長葛瑞森將軍提到台灣的國防策略應該要走向創新(innovation)與不對稱(asymmetry)時,當時他還提到台灣軍力具有質的優勢(qualitative advantage)下,其不對稱策略不是取代重層防禦或擊敗中國軍,但可以透過不對稱以嚇阻中國全面使用(在當時)發展中的先進武器,並降低這些先進武器的有效性。(“Asymmetry will not replace a layered defense or defeat PRC forces, but it can deter them from fully employing the advanced weapons they are developing and undermine their effectiveness”)。
但現在提到不對稱防衛時,其重點變成是針對中國的渡海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是重點,其不對稱防衛就是針對反登陸。包括前國防部戰略與戰備副助理部長柯比(Elbridge Colby)就認為台海防衛戰爭的關鍵是防止中國佔領台灣,而且認為在開戰一開始的 24-48 小時後,台灣的飛機與軍艦就會被中國摧毀到屍骨無存,因此台灣不僅要將重點放在反登陸作戰阻止中國登陸,也不應該在空防與海防投入資源,因為柯比深信這些投資在一開始就會被中方擊滅。
因為這幾年中國強化對台灣的軍機與船艦騷擾,台灣國防部認為這些戰爭未滿,但卻是高度軍事化的「灰色地帶作戰」是台灣必須面對中國的威脅之一,而用飛彈等不對稱方式是無法處理這種「灰色地帶行動」的問題,因此當柯比等人認為台灣不僅要走不對稱防衛,還應將重點放在反登陸時,使台灣軍方認為這樣似乎像是忽略空防與海防而無法接受。
因此在八月中國軍演前,固然台灣認為必須走不對稱防衛,但爭論是集中在如何應處中國對台灰色地帶行動,因為不對稱無法處理灰色地帶行動,更認為針對灰色地帶行動還是需要飛機、船艦等傳統載台。因此資源配置無法如柯比等人建議,將資源完全從傳統載台移出以全力發展面對反登陸的不對稱防衛力。
俄羅斯侵烏戰爭對不對稱防衛討論的衝擊
此外,台灣也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事高度關注,畢竟這是在二十一世紀直接牽涉主要軍事強權進行的新式戰爭,對台灣很有啟發性,但相信也對中國具啟發性。
俄烏戰爭對台灣不對稱防衛討論的影響,包括剛開始時烏克蘭成功應用不對稱防衛抵禦入侵俄軍,以及在第二階段俄羅斯改變策略導致烏克蘭在烏東蒙受相當損失,與現在(第三階段)烏克蘭在烏東反擊的進展等。
第一階段是不對稱防衛成功的典範,也是美國極力要台灣關注的重要教訓。步兵刺針飛彈、反坦克標槍飛彈的成功,以及對敵軍補給線的攻擊,都顯示其在阻卻對手進展,特別是反登陸作戰防止對方深入內陸時,是會有一定作用的。但也因為不對稱防衛必須等待對方採取行動而使用,因此有被動性質,無法主動改變戰局的性質(須讓對方被消耗到受不了而撤退,而非透過進攻將對方逐退),也更為大家察覺。
第二階段當俄羅斯改變策略,不再強行進攻城市,而改採長程武器與大火力猛轟目標,擊滅目標區有生力量或將其驅趕,烏克蘭在火力擊射程皆不如俄羅斯下,苦不堪言。證諸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當時頻頻要求提供戰機,或希望北約執行禁飛區的主張,顯示不對稱防衛力有未逮,具備投射能力的戰機、大火力戰車等傳統武器,還是烏克蘭希望取得的主要工具。
現在烏克蘭在取得不少海馬斯火箭後,透過特種部隊在敵後提供目標,成功截斷俄羅斯後勤與撤退路線,加上戰車、自走砲等到位,以及包括無人機與有人戰機在內的空軍投射,原本就軍心渙散的俄羅斯部隊潰不成軍紛紛後撤。這部分既有不對稱防衛力的使用(海馬斯火箭系統),也有傳統載具的協助(戰車、戰機)。由於這階段的戰事還在發展中,因此可擷取的教訓還在持續被評估。
除了台灣外,相信中國也從俄羅斯戰事學到教訓。證諸八月中國圍台軍演有關類封鎖能力的展示與演練,就被戰略社區不少人懷疑這是否與北京意圖不直接進攻,改採圍堵策略以避免高額傷亡的考慮有關。
中國八月軍演對台灣防衛策略的可能衝擊
八月中國的圍台軍演以及至今中國意圖推動抹除台海中線、中國軍艦持續在台灣周邊鄰接區活動施壓、大量使用無人機進犯離島領空,及其在台灣周邊常態監視等「新常態」,也讓台灣的防衛討論出現新的話題。基本上,過去將中國對台「灰色地帶作戰」以及「全面入侵台灣」二分切開的想法,被認為可能不再適用。
中國可能透過建構新常態,不僅大幅壓縮台灣的防衛反應空間,更可以透過逐步升級施壓,利用這些尚屬「灰色地帶作為」而不擔心有美國的直接參與下,先完成類隔離,進而視狀況而升級到類封鎖,最後在完成圍台及反介入/區域禁制(A2AD)的軍事部署後,就直接對台發動攻擊,並期望美國在面對中國提高美國介入台海的成本後會知難而退,進而讓中國在大幅孤立台灣的情形下能更順暢的攻打台灣。
不管中國是否真會採用以上劇本攻打台灣,但現在台灣已經面臨到中國建構台海新常態的重大挑戰,必須有所回應。而不回應更可能導致以上劇本的出現,更顯示在此想定下,台灣無法等待中國在台灣鄰接區集結部署完畢後要發動登陸攻擊時才反應。
台灣不僅必須阻擋新常態的出現,也要在對方於集結階段時就展開迎擊。坐等對方發動攻擊並對我方造成傷害後才反擊,意圖以此取得對方攻擊的事實來獲得國際同情台灣的肯認,很可能就錯失了防衛先機。
而這些發展都出現要將防衛縱深向台海與向對岸延伸,而非從台海退回岸邊,這也使台灣內部不少人對於高度專注反登陸的不對稱防衛策略有更多微詞,也更認為傳統載台可提供的能力是無法被取代的。相對於中國的登陸作戰來說,有人認為「灰色地帶衝突」已經變成現在就必須處理的問題,急迫性反而更高。
「不對稱」應是作戰概念(operation),不是物質概念(material)
美國這幾年針對不對稱有個說法,就是台灣為了戰力保存,應該在武獲過程朝向取得「小而多的東西,而非大而少的東西」(a large number of small things, not a small number of big things)。
但如果回顧在 2009 年時任國防部助理部長的葛瑞森將軍提到台灣應走不對稱與創新時,他指出不對稱無法取代傳統軍武提供能力,但能夠降低中國對台越來越顯著的數量優勢,降低中國根據這個優勢而發展的行動效度。之後更有人提到不對稱的重點是將不對稱視為作戰/行動概念,而不是物質概念(武器的大小與多少)。
從這角度看,美方對於「不對稱防衛」概念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沒有清楚的操作型定義,更甭提軍事準則。如果是因應情境而不採取對稱對應的方式,顯示大家對於「什麼不是不對稱」比對於「什麼是不對稱」有較清楚的想法。那這可以表示以載台來否定其不是不對稱防衛,是否就失之武斷呢?
不對稱防衛可以應處反封鎖作戰問題嗎?
此外,目前所謂的不對稱武器無法應處反封鎖任務似乎十分明顯。這個任務不僅在戰爭初始階段就可能遇到(從類隔離升級到類封鎖,再升級到全面入侵的連續譜情境),當台灣很成功抵禦中國入侵,但導致戰爭拖久,例如現在烏克蘭抗俄的狀況,台灣為了能夠有效持續抵抗,會更需要擊潰封鎖問題。這麼任務也會需要台灣具備一定的反封鎖能力。
對此,假設台灣可以運用岸置火箭對付有意封鎖台灣港口的中國船隻,但之後就要對付埋伏水下的潛艦。偏偏台灣要替換舊有反潛直升機的建案,被美方以這是載台不符合不對稱的性質,而予以「勸退」。如果有可用的不對稱方式處理這個問題,當然一切就 OK 了,但目前似乎不清楚這個能力要如何透過不對稱完成。
不對稱防衛與戰略模糊策略無法相容
在戰略層次上,專注於反登陸的不對稱防衛策略,根據美方部分前官員的誠懇建議,希望台灣不要將資源浪費在空防與海防上。但現在的建議是連不增加新品,就是幫既有系統換裝的作為,都不為對方所喜。當然美方也說,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美國的軍事改革上,對台灣的困境有「同情的理解」。
只是台海防衛是台灣的生死大事,我要怎麼做當然是我的決定,因為是我在付代價,自然沒法對美方主張照單全收。
這個無法對美方照單全收的立場,除了台海防衛是我自己的事外,也與美方對台灣防衛至今持續採「戰略模糊」有關。如果美國承諾可以在中國攻台時協助防衛台灣的空防與海防,台灣要專注在反登陸防衛自然沒什麼問題。
但因為戰略模糊策略,軍方無法預判美國是否一定會來,自然其防衛策略就必須涵蓋每一個角落。雖然因此會影響整體的防衛力,但放棄某些區域防衛的結果,一定會導致中方極力攻擊這個弱點區域以擴大戰果。如果台美有類似冷戰期間美日同盟所謂的「美矛日盾、美攻日守」的角色與任務分工(roles and mission assignment),即便還不是具體的條約同盟,但肯定台灣對於以反登陸為主的不對稱防衛能更誠心接受。
在不對稱需求與傳統載台間尋求合理的資源分配平衡
說來說去,有關不對稱防衛在台灣內部以及台美之間的辯論,除了是否專注於反登陸的爭議外,更多是如何在不對稱需求以及傳統載台的資源取得合理分配,不是只能有一種(either or)的問題。
這個問題會變得很麻煩,是因為台灣資源有限面對中國資源無限的差距。因此對於如何有效運用資源成為最重要的思考。這也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整體防衛構想,ODC」時,想要處理的關鍵問題之一。
偏偏從 2006─2016 這十年間,不管是美國有將對台軍售政治化,或是台灣自以為聰明,以為加強兩岸經濟交流、進行兩岸政治對話、搞搞兩岸軍事互信等,就可以在忽視強軍要求下緩和中國對台威脅。2006 年是美國評估台海軍力失衡的開始年分,意即之前台灣還是享有台海局部優勢的。
而 2009 年當時助理部長葛瑞森將軍也說台灣相對於中國,雖在軍事數量上居劣勢,但還是具有質的優勢。如果美國在 2006 年就同意台灣購買 F-16 C/D 的需求,沒有一拖十年以上,如果 2000─2008 期間國民黨沒有持續阻擋三項軍購,如果馬政府在 2008─2016 願意對提升國防付出心力,今天台灣就會有足夠的 F-16 戰機,甚至不排除可以升級到更新式的戰機以取得空優需要,台灣也很可能不會至今還在要處理潛艦問題了。
《台灣政策法》與台灣有限資源問題的曙光
只是時間無法逆轉,我們實在沒空去抱怨過去所失去的機會與時間,現在必須有所行動,我們是在與時間賽跑。
現在美國會開始對於台海防衛提出種種新法案,幾乎每個重要法案都建議美國要使用「外國軍事金援」(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以台灣出多少,美國就支援多少的方式協助台灣建構防衛能力。也有國會議員建議是否將台灣適用於《租借法案》等,意圖強化台灣需要的物質資源。
雖然美國《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在本會期因選舉時程之故,可以出委員會但來不及進入表決議程。可是明年再被提出的機會並不小。可能還有其他參眾議員的友台提案也會牽涉到類似軍事金援,或是美國將冷熱武器直接借用/贈與給台灣等。這可能可在某個程度緩解台灣面對中國的資源不對稱問題(當然要解決這些武器需要有足夠數量的人操作之需求)。
如能與美國會有效溝通,就能這些外援在協調下同時組建不對稱戰力,並維持必要的傳統載台能力。當然,其軍事金援鎖定在不對稱之要求可能要修改,以增加台灣防衛力建構的資源彈性。 有人可能會譏笑此為大夢一場,但面對挑戰,本來就應該以朝向解決問題為思考方向,試了不一定成功,但完全不試絕不可能會成功。現在有關台灣作戰策略的不對稱防衛辯論,除了需要充分的台美雙向溝通,而非單向的建議或教導外,但也不能搞到沒完沒了。
推薦閱讀
重新定義台灣的「勝戰」: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解析國民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讓外敵奪台失敗!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分析:美中博弈下的弱國台灣,要從俄烏戰學到用「嚇阻」加強戰力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談美中衝突:主權是中國最大課題,而最危險的地方在台灣
(本文經 思想坦克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台灣作戰策略中的不對稱防衛辯論〉,首圖來源:國防部 軍聞社)
The post 大國吃小國戰局變化,美、中、台怎麼各自從俄烏戰調整「不對稱」戰爭思維? appeared first on CitiOrange 公民報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