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5 大城市超過 6 成公民支持一周一天「無車日」,台灣哪個城市會先追上世界「無車之城」的潮流?

上週四(9 月 22 日)是「國際無車日」,許多歐洲城市紛紛舉辦活動響應,包括 18 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全市禁止汽車通行,創下歐洲無車日最大範圍的紀錄,也讓與汽車排放相關的汙染大幅下降。

更有調查指出,疫情期間的封城體驗加上不斷飆升的高油價,越來越多歐洲人希望城市可以增加「無車日」。

無車日:因石油價格飆漲而發起的活動

其實,無車日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新想法,目前多數城市響應的 9 月 22 日「國際無車日」起源於 1970 年代,當時的歐洲因石油價格飆漲,衝擊各國民生經濟,幾個歐洲城市便發起了定期的「週日無車計畫」(Car-free Sunday),以降低石油消耗。(延伸閱讀:爭取行的安全,荷蘭公民上街!翻轉汽車優先邏輯,成為今日自行車天堂)

Car-free day, Netherlands, 1973. Photo: Anefo/ National Archives, CCO

如今能源與通膨危機再起,加上節能減碳趨勢、疫情改變生活觀念,更促進許多城市的無車化政策。例如:印尼首都雅加達,每週日早上 6 點到 11 點禁止私家車通行主要道路「蘇迪曼爾大道」(Jalan Jenderal Sudirman)。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舉辦每週一次的「自行車道」(Ciclovía)活動,週日早上有五小時禁止汽車通行。

今年 2 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盟對俄羅斯的進口產品實施了嚴格的制裁。此舉的目的是在經濟上孤立俄羅斯,但也導致歐洲的油價飆升,無車日成為減少能源需求和應對短缺威脅的一種可能方式。

歐洲非政府組織「乾淨城市運動」(Clean Cities Campaign)分析,在歐洲和英國所有主要城市實施一天無車日可以節省 54.1 至 94.5 萬桶石油。如果每週實施一天無車日,在一年的時間裡將節省 2 千 9 百萬至 4 千 9 百 萬桶石油,這比歐洲 60% 的人口每週三天在家工作的影響還要好。

無車日對環境有幫助嗎?

運輸部門佔全球所有與燃料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來自私家車。透過舉辦無車日不但可以減少對石油的需求,還有助於減碳,並大幅降低空氣與噪音汙染。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空氣污染使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平均減少 2.2 年,全人類壽命損失總計 170 億年。汽車正是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之一。

「城市應該考慮將無車日作為一種措施,以迅速減低每年造成數千歐洲人死亡的有毒空氣污染。」乾淨城市運動主任 Barbara Stoll 在接受《euro news》採訪時,表示無車日同時也是

向公眾展示「當城市街道不再被汽車主宰時,城市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一個好方法。

荷蘭微型移動公司 Dott 創造了一系列視覺效果,展示了沒有汽車的歐洲首都,圖中城市為義大利羅馬。(圖片來源:Dott )

舉例來說,布魯塞爾在 9 月 18 日推行了無車日,在上午 9:30 到晚上 7:00 之間,城市的大部分地區禁止汽車行駛,並讓位給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車。

比利時布魯塞爾環保局在 9 月 19 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了「無車日」帶來的好處。在無車日當天,該市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地區,汽車排放的有毒物質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減少了 90%。

此外,該市的噪音汙染也顯著降低,在靠近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噪音監測站對實行無車日的前後結果進行了比較,發現噪音汙染下降了 90%,週日變得更加平靜安寧。

這也突顯了城市規劃者近年來一直在提出的一個觀點,即「城市不嘈雜,嘈雜的是汽車」。

可以有更多的無車日嗎?

根據「乾淨城市運動」調查,歐洲 5 大城市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西班牙巴塞隆納、波蘭華沙和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民眾有 62% 支持每週一天禁止汽車通行。如果成真,估計全歐洲城市每年可省下 5% 的汽油消費量,相當於波羅的海三國全年合計的需求量。

圖片來源:cleancitiescampaign.org

尤其,華沙和巴黎對無車日的支持率最高,65% 的公民支持每周實施無車日。 

「這項研究清楚地表明,在沒有複雜的基礎設施或政策改變的情況下,無車日無疑是讓城市快速擺脫石油的可靠方式。」乾淨城市運動主任 Barbara Stoll 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歐洲城市都在推動更多歷史街區禁車政策;例如,西班牙北部城市朋提威德拉(Pontevedra)即是「無車之城」的成功案例之一。這座海港城原本因為無止境的塞車、噪音而不斷流失居民,如今因對行人友善而獲聯合國和歐盟表揚。

(延伸閱讀:這座西班牙城市有8 成學童獨自步行上學!20 年前市長的「無車之城」規劃,換來未來主人翁的幸福)

市長洛雷斯(Miguel Anxo Fernandez Lores)告訴《euro news》,這個擁有 8 萬人口的城市過去每天有 8 萬至 15 萬輛的汽車湧進,密度是首都馬德里的 3 倍,噪音使人們在街邊幾乎無法聊天,讓人不想在此生活,並紛紛搬離。

他上任後推出一連串措施,包括只許基本必要的車輛可開進城、不准外地車輛為求捷徑而「路過」、關閉路面停車場、市中心開車限速 30 公里、擴大無車區域等。

執政 22 年的洛雷斯說:「我們已經 11 年沒有發生致命交通事故,而且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隨著城市每年舉辦無車日,市民體驗到「以人為本」的城市會是什麼模樣,因此要求「無車城市」的聲浪也越來越高。此外,更多的城市也在規劃「無車區」或「低速區」,以提升生活品質。可以確定的是,在未來幾年,這股「無車」趨勢仍會持續增長。

推薦閱讀

想保護學童安全,也受夠了城市噪音和空污──柏林擴大行車「限速 30 公里」計畫!

英國怎麼推動零碳交通?整個城鎮變成一場老少咸宜的大型遊戲,公民為環保積分出門走路!

能想像台北車站下方有個5千輛自行車的停車場嗎?荷蘭鹿特丹怎麼從汽車城市改造成行人與單車族的天堂

參考資料

euronews、TheMayor.EU、cna.com.tw、brusselstimes、euronews.com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Dana Marin / Unsplash)

The post 歐洲5 大城市超過 6 成公民支持一周一天「無車日」,台灣哪個城市會先追上世界「無車之城」的潮流? appeared first on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有趣的文章